这个问题不像网友说的那么精确◆★◆■◆,因为地震的震级是一个能量的度量,但它不是一个精确的度量,有一定的粗糙度,因为它是根据每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地震波的振幅大小和周期,用一定的物理原理来推测地震离我多远,震中有多大★■◆★,能量有多大来确定震级◆■◆◆★。所以各个不同的台站因为处在不同的地方,相当于地震发生时◆★★■,震波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路径衰减快一点★★◆■,有的路径衰减慢一点,所以有的记录幅度大,有的记录幅度小◆★。我们用全国的速报台网进行平均,我们得到的7.8级和唐山地震是相当的,还不敢说完全相等,还不太好说它是唐山地震的两倍◆■■★◆,我们说这两次地震震级和能量相当◆■★★。
我曾经说过,除了我们国家★■★■,其他国家还没有过,只有像日本的东海地区◆★■,个别国家的个别地区,所以在方面难度非常大,科技人员压力和负担也是相当重的,我们也感到非常非常惭愧和非常非常内疚◆◆◆,特别是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所以现在面临这个难度,我们当然是拼命努力。经过几十年的工作,积累了很多资料,应该说我们建立台站,建台站的目的是为了捕捉地震,希望台站里有地震发生,我们积累一个一个震例,有了这个以后我们总结经验,然后把这些经验上升为理论,同时通过基础的研究★◆■◆★、探测逐步逐步形成对地震科学理论、科学规律方面的一些认识★■★,但这个还是初步的。
对地震,很多人有兴趣,每次地震以后都遇到这种情况,就是社会上有一些爱好者,也有一些是专家■■◆、科学家◆◆■★■,他自己用某种方法常年做一些工作。但是这个意见应该报给有关地震工作部门,地震工作部门有一套工作程序,会研究他的意见、分析他的意见■■◆■◆,根据综合的判定得出一个结论。可能有些个人最后认为他是有道理的◆◆,很坚持,只是根据他自己一些单向提法■■◆★★,专家集体很难作出这种判断。比如有的意见可以说的尺度很大,时间很长,范围很广,这种意见可能对长期的判断有参考价值,但是真正有减灾效果的短期和是无法参考这种意见的,因为政府作出这种决策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意见,而且我们对明确的意见,预报有工作的程序和发布规定★★★■。刚才张教授说,我们不存在瞒报的问题◆■★■★★。
每次余震的发生我们都能够比较准确的定位。余震发生之后,我们看余震的分布还是比较广的。现在看余震的尺度大体上有300公里,所以这次地震很大◆★★,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在地表形成破裂的话,也是比较长的。但有一些地震没有破裂到地表,地表上看不到,但是在地下也是有破裂的。我们用余震区的尺度看破裂的尺度。另外就是余震预测问题◆■,应该说国内外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在地震现场也在实践★■■■★■,有些余震还是能够被预测出来的,但也有一些余震预测不出来,每次地震和每次地震之后的余震情况也是不一样的,经过专家认真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指出◆■★★◆■,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余震是比较多的,到现在已有5级的余震有十多次,6级的余震3次,余震还在陆陆续续地发生■★★。请问:这种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高频度和高强度的余震?余震的危害会有多大★◆■■★★?对建筑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在灾区群众和工作人员在遭遇余震时应该注意什么?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地震局第一时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做了哪些工作★■?现在局领导包括局里的专家最关注的是什么■■◆◆★?
地震预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问题★★★,应该按照科学的事实来判定,不应该按照某种意志来取向和转移。地震预报是非常严格的科学检验,如果因为某些事情就不让报★◆■,地震一样会来■■◆■,同样会造成损失■■◆,这是更大的事情。因此■■★■★,地震预报问题不是说因为某种需要去报告地震或者不报告地震,而是要根据科学依据来决定。从我自己了解而言,不存在因为奥运会要召开★★,我们有情况也不让报地震,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都在抓紧工作,特别是现场的一些监测,不仅是震中附近,还包括周围的省,比如甘肃、云南、重庆,我们监视这些地区的活动,因为已经发生地震了,对趋势严密监测■◆◆,同时配合部队、武警和当地居民组织好救援★■★★◆◆,特别是专业化的救援,组织并且指导更加科学的开展救援工作,尽量避免一些新的次生灾害★◆■◆■◆,也希望灾区群众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有秩序的开展自救、互救等救援工作。讲,救人是最要紧的事。我们尽全力◆◆★◆,希望更多的被压埋群众获救◆■★。
在救援比较困难的地区进行救援◆■■■■,这种救援首先要有组织★■■★◆,我们在当时救援现场也看到,许多当地民众都是作为志愿者自发的从各地赶到地震灾害现场,我们在赶到现场的路上是很困难的,当地这些志愿者都往灾区走★■■■◆★,到那儿也是没有目的的工作,人很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有组织的■★、掌握救援知识、理论的人员进行救援,这很重要◆■★■★。
所以我以前曾经说,目前这个水平下,我们还只能是在某些有利的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预报的可能◆★。我对外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说你用了那么多限制词,这些限制词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是在某些有利的条件下,就是我们对这个地方研究的程度比较高★◆■,地下构造情况★★◆,介质的情况,台网相对比较多、比较密,积累的震例也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在有些有利的条件下。
2008年5月14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问◆◆■★,就四川汶川地震相关情况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政府网郭毅摄)
和唐山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特点,震级非常大,是发生在我国中部或者是中西部地区的地震区里★★■◆。这次造成的灾害,除了房倒屋塌,再有就是带来大量的地质灾害◆★◆◆■,因为那里都是悬崖峭壁,我们看到的画面里到处都是滚石◆■■,到处是崩塌,这是特殊地区的震灾特点。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城市,而且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凌晨3点42分◆■★★★■,成为20世纪最大的地震级灾难,死亡人数达到24万多★◆。
从地震本身造成的杀伤力来说◆■■◆,主要是造成建筑物的倒塌,人员的覆盖★◆◆★■◆,因为唐山地震的特点就是城市的直下型地震,又是发生在夜间■■■,地震设防情况更差■★,所以造成的损伤危害都非常大。应该说造成的人员伤亡,特别是死亡的情况■◆,还是唐山比这次严重的多。
我们是在一线工作的,我们好多几天几夜都没有怎么睡觉了◆■,会尽最大的努力监视余震■◆◆■■◆,做好地震方面的工作,也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会百倍的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地震云有几十年的历史,我们国内也有人在追踪这个事情■★■■。地震云就是云彩的异常■■★★◆■,但是云彩异常覆盖的范围很大,它可能覆盖全国甚至是国外其他国家,时间、尺度也很大。地震之后总结可能会觉得地震云和地震有关,但只能说到此,对我们实际作出地震的判断还相差甚远。但是作为研究我们还是鼓励的,因为在找它的对应关系,因为大地震产生的时候,对整个空间的磁场、电离层都会有影响■★★◆,它会影响到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变化,但是这种大的尺度变化对我们实际的短、临预报,它的意义我们不要估计的过高。
第三,地震事件是个小概率。地震本身比较多,但是对于每一个地区来说是几百年一遇甚至是千年一遇■★★◆■,限制了我们对地震观测的资料积累■■■◆★,因为不同地区还不一样★★■★■。所以这些科学难度决定了我们的科学水平还是非常低。各个国家都把作为一个科学探索,地底下到底是什么结构◆■◆★,如何进行地震过程观测★■◆◆◆■,都设置一些实验场,取得了一些经验◆★★,上升为理论,慢慢解决地震预报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的办法,我们把地震预报作为一个任务,作为一个国家任务来对待◆◆★■。
2008年5月14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问,就四川汶川地震相关情况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中国政府网郭毅摄)
第二,因为地震发生在地下十几、二十几公里的深度上,我们现在人类还不能把仪器设置到地下深部进行探源◆★★★■,限制了我们对地震过程的监测,我们现在只能是在地表面设一些台站■◆■■◆★,现在数量也有限,密度也相对比较低,跟地底下的联系只是一些经验性的推测★★■■,用这样一个过程去研究和预测地底下地震的过程来说★◆★★■,无论是从理论上、方法上还是技术上都有很大的难度。
一共180多人的队伍■■★◆■■,到今天下午3点左右,国家救援队已经救出了27名幸存者,但是光这支队伍远远不够■★★,现在从各个省的地震救援队陆续到灾区已经有1000多人,这些各省的救援队已经陆续展开工作★★■◆★,我们刚刚接到报告,已经救出50多名幸存者★◆◆■■。因为当地坍塌比较严重★◆■★◆◆,大量的人员压在底下◆★■,比如昨天到达德阳绵竹的汽轮机厂,现在还有200多人埋在底下。所以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员埋在废墟下,现场搜救工作形势非常严峻,也很紧张★■◆★。
[张国民]像这种7.8级,实际上接近8级的大地震★■★★◆★,波及面还是相当广的★◆◆◆◆。比如1679年的平谷地震◆★★■★★,当时波及到华北、西北■◆■◆■★、东北十几个城市。唐山地震波及到东北三省,然后是内蒙古到甘肃,南边一直到江苏、甘肃◆★★■■★,也是涉及到十几个省★■。所以7.8级地震波及到十几个省基本上是属于正常情况。但是现在随着城市化的提高,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住在高层的人对地震敏感度越强,引起强烈震动。因此这次地震有感范围比以往扩大★★★■■,南边一直到曼谷和越南河内★■★◆◆★,北京、石家庄反应也很强烈★★★■★。我收到的第一个电话是石家庄,说我这儿晃的很厉害,是不是发生地震了。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信息就来了,告诉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次5月12号汶川7.8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灾害和损失,死亡人数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统计清楚。作为地震工作者,对此深感悲痛,我们也向在这次灾难当中伤亡的群众表示深切哀悼。作为地震部门,在地震发生之后,立即启动了地震应急预案Ⅰ级响应,做了大量的工作。地震局和武警总部、部队共同组织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立即从北京乘专机开赴现场。由于现场交通堵塞,他们在都江堰往前走就很困难■■★◆◆■,由于这次地震震中区受灾比较严重★◆,但是周边一些地区同样受灾比较严重,所以救援队到那儿就展开了搜救工作。
这两天,中国地震局的们的工作特别忙碌、特别紧张◆★★■,所以我们把演播室就设在中国地震局办公大楼。现在坐在我旁边的是■◆★◆◆: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今天访谈我们将和几位领导共同来解答大家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第一个问题★◆■◆■◆。
网友的热情我们非常理解,因为血浓于水,这种亲情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但是现在现场需要的是有秩序的救援,而且现场的队伍◆■■,已经说了,我们现在调动近10万人往那里去■◆■★■,是有组织的调动。现在主要是道路◆■■◆★★、交通、人和设施都比较堵,我非常理解网友的心情,但是目前来讲,还是不要自己采取行动◆◆■◆,否则到那儿更堵。很多队伍从都江堰往里走,都很困难,有的部队步行前往灾区。现在大家都在捐款,我觉得网友可以以这种形式表达对灾区的一份感情■★。
[网民打个冷战]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救援队就是灾区人民的希望。能否介绍一下地震局救援队的情况?这支百余人的队伍能在如此重大的灾难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一线搜救主要有哪些工作?
2008年5月14日17时30分,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问,就四川汶川地震相关情况与网友在线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问,就四川汶川地震相关情况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访谈现场★■■★◆◆。(中国政府网郭毅摄)
第一◆■★★■◆,地震过程的复杂性◆★■★■。第二,地壳深部的不可入性◆■◆■★■。第三,地震事件的小概率性。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但是在地底下,地壳分布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构造活动的性质■★■◆★、强度◆■■◆★,我们现在知之甚少。我们对于地震发生的规律的认识非常少,认知程度非常低,这种情况下,我们缺乏对地震规律和地震机理的认识,大大限制了我们对地震的预测能力。
这位网友问到巴基斯坦地震之后的现场◆★◆,我参加了这次救援。这次地震现场我没有去★■◆◆■◆,但是从画面上也得到一些救援信息■■■★★。首先,这两次地震震级都是一样的,都是7■★.8级■■■◆■。第二,巴基斯坦地震是在克什米尔地区,也是容易诱发次生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地区★◆,地震之后,也是许多公路被滑坡、泥石流阻断了,救援队伍进灾区都十分困难。当时我们去救援的时候,到一些村庄,都怕滑坡体,从滑坡体上过去◆★■■,大家都很小心,担心有余震或者没有站稳就滑下去了■◆,非常困难★■◆★■■。当时巴基斯坦的一些部队就是靠直升机在那儿救援,也有许多救援队伍开进一个地方以后在那儿实施救援,然后再慢慢的推进,因为进展都很慢,滑坡体都很大,逐渐清理后再进去★◆◆★◆★。跟这次我看到画面遇到的地质灾害,阻断救援的道路非常相似。
2008年5月14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问,就四川汶川地震相关情况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中国政府网郭毅摄)
这给我们总结了经验,我们叫密集平均大震◆★★,有的是这种类型,有很多又不是,比如海城1975年地震,正好和邢台地震类似的震例★◆◆◆■★,发生几百次地震★■,2月4号比较静◆■■,晚上就说防止大的地震,当时也预测不出来,但是地点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因为前震已经发生了。所以当时发生7.3级海城地震时,震前做了预防,把老百姓撤出来,大大减少了损失。
躲地震不分主震和余震,比如这个建筑倒了肯定不能住了,它没倒■■■◆,已经受损伤了■◆◆◆■,那这段时间还是不能住的。所以当地群众都在外面搭着帐篷,都是必要的■◆■◆。因为最近还是有可能有余震的,五、六级的余震也是能够造成损害的。所以还是要特别注意★◆■◆★。但是按照地震的类型,一种可能性■★■◆■,它的能量在衰减,六级还是有起伏的。地震最主要的是躲避坍塌砸伤。
我以前到过国际救援现场,参加救援的这些搜救人员和当地人员要有这方面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余震在陆陆续续发生★◆■★◆,危险建筑都不应该靠近,要有这些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搜救人员也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因为他会在废墟里面工作,这个时候的余震可能会造成危害,所以专业人员都要经过这方面的培训,才能避免余震对人的进一步伤害。
地震以前有出现动物习性的异常,在以前地震历史上都有记载◆◆■。但是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地震是这些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比如蟾蜍出来很多★■◆◆■◆,这种情况除了跟地震有关以外,跟气候因素◆◆★★★、天气条件都有关,所以这种情况跟地震有没有联系,或者说跟地震发生有没有密切关系■◆,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修济刚]我们派出地震专家队伍,地震以后马上到现场,对现场进行地震流动观测■★■,布设了一些流动观测仪器,地震仪器和地震前兆仪器。现在重要任务是监视它的强余震,因为强余震可能还会造成一些破坏★◆◆■。第一次主震之后,建筑物已经受损了,后边的强余震很容易造成进一步的破坏。所以现在四川的专业队伍和各个省去的专业人员都在密切注意震情趋势的发展,分析会商。
一次大的地震发生以后◆■,按照以往经验★■◆◆■,地震还是分类型的,有的地震很大,但是余震非常小、非常少■★,这是属于孤立型的地震■★■■。有些地震余震很丰富。这次地震发生以后◆■★◆■★,余震是很丰富的,我们监测到很多余震。刚才还发生了余震★■◆◆★★。地震发生以后,好多建筑受损倒塌,还有一部分建筑还没有完全倒塌但已经受损了,这些建筑再遭受后面比较强余震的时候,还会继续发生破坏★◆■■■◆,包括救援人员和被压人员,在余震中必须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才行◆■★,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有可能灾情进一步扩大■■。所以余震的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余震发生之前我们要有一定的措施★■◆■◆。再加上那个地方交通不便,还容易引起山体滑坡,这些余震也会使山体滑坡进一步加剧◆■★◆■,所以对付余震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某种类型地震★◆,地震类型很多■■★◆■■,有些是主震余震型,有的是孤立型的,有的叫前震主震型,就是大震以前有直接前震出现,比如最初在一次经历大地震灾难的时候,就是1966年邢台地震,主要地震是1966年3月8号发生的6.8级地震◆◆,死亡8000人。但是那次地震前的前几天有一系列的中小地震出现,最大的地震是在3月6日,就是震前两天发生的5.6级大地震◆★,地震发生以后■◆◆★■,3月7号平静了,但是到了3月8号凌晨造成了6.8级地震,造成很大伤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大的一次地震伤亡。